铁腕治污“绿色湖南”初显 重金属废水可养鱼
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越来越清晰,方向越来越明确。在山清水秀的潇湘,随着近年来“绿色湖南”建设的不断推进,三湘大地向着生态文明建设目标,迈进了大大的一步——
栽树植绿、铁腕治污,赢得山清林秀、江湖安澜,城乡生态环境大幅改善;
循环经济方兴未艾,低碳产业加紧布局,清洁生产、节能减排,绿色经济风生水起;
绿色消费蔚然成风,绿色意识深入人心,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,百姓生活绿意盈盈……
绿色家园郁郁葱葱
时令已是大雪,温暖的南方仍然绿意盈眼,青山依旧,碧水长流。
从古至今,绿色就是湖南最生动的颜色。今天,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,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多要求。湖湘儿女顺天时,应地利,初步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,以武陵-雪峰、南岭、罗霄-幕阜山脉为构架,以湘、资、沅、澧水系为脉络的“一湖三山四水”生态安全屏障。
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,湖湘儿女一代代栽树植绿,爱绿护绿。在2008年冰灾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损毁的情况下,至2011年底,湖南林业用地面积从2007年的1.92亿亩增至1.94亿亩,森林覆盖率从55.9%增至57.13%,森林蓄积量从4.02亿立方米增至4.16亿立方米。宝贵的物种资源,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、基础性资源。据监测统计,全省保存的4859种种子植物占到全国总量17.8%,野生动物数量较10年前增长了20-30%。
铁腕治污,“东方莱茵河”轮廓初显,洞庭一湖清水流向长江。2007年,洞庭湖区造纸污染整治大幕拉开,一举依法关停234家造纸企业。2008年6月,湘江污染整治“3年行动计划”开始实施,全力打造“东方莱茵河”;2011年8月,湘江流域重金属综合治理首个项目在株洲清水塘启动。如今,纳入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的1377家企业已关停1017家。千里湘江再现碧水,洞庭湖从劣五类水质变成了三类水质,多年不见的江豚又出没在湖中。
不仅要青山绿水,还要城乡皆绿;不仅要蓝天白云,还要清新空气。在经济快速增长、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,大力推进减排,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改善。据环保部门统计,“十一五”期间,全省二氧化硫、化学需氧量累计分别下降12.81%和10.72%,均超额完成国家减排任务;结合我省实际,实现砷、镉减排30%和25%。2011年,全省14个市州所在地城市均实现空气质量达标。
绿色经济生机勃勃
走进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厂的环保车间里,数十条金鱼在水池中欢快地游动,令人称奇的是,池中用来养鱼的是该公司净化处理后的重金属废水。
重金属废水可养鱼,是湖南企业近年来大力发展清洁生产、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一个直观体现。湘钢、涟钢、衡钢等大型钢铁企业,一改传统冶金企业“傻大黑粗”形象,变身为花园式工厂,鸟语花香,空气清新。
节能、节水、节土等节约和高效的模式也在经济生活中不断涌现。衡钢自主研发全球首套多功能在线水淬装置,每吨钢管因节能节水减少成本600至1000元;我省正在深入实施“万家企业节能行动”,重点开展燃煤锅炉(窑炉)改造、工业余热余压利用、电机系统节能改造……
循环经济助推绿色湖南建设。在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,数百家再生资源加工企业生产一派红火。去年,汨罗市再生资源工业增加值已达110亿元,税收近7亿元,占全市财政收入的61%。传统重化工业城市株洲,正在大力建设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,重点突出“三废”再利用。
低碳产业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在新一轮产业布局中,湖南顺应低碳趋势,重点发展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先进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文化创意、生物、新能源、信息和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精心培育绿色支柱产业。
三湘大地,绿色崛起正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。
百姓生活绿意盈盈
2011年5月,株洲市正式启动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,成为湖南省首个推行“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”的城市。如今,租赁公共自行车已成为株洲市民最推崇的低碳出行方式。
“绿色湖南”的建设,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生活的环境,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、出行方式、居住方式,甚至思维方式。绿色,已成为一种自觉。
上下班以步代车,每张纸双面打印,购物自备环保袋而不用塑料袋,电脑不工作时关闭主机及显示器……这是城市上班族的绿色生活;
做饭用沼气,洗澡用太阳能热水器,爱护山林古树,不乱砍滥伐,垃圾分类、旧物回收……这是乡间兴起的绿色风尚;
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走上环境保护舞台的前台,“绿色村庄”、“绿色社区”评选正在全省火热铺开……绿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;
无公害、有机食品走俏,节能灯、节能家电畅销,绿色消费蔚然成风……
不管是公共空间,还是私人生活,绿色正逐渐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清新。
2007年,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“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”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。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,正是绿色湖南建设中的关键词。今年4月,《绿色湖南建设纲要》出台,成为绿色湖南建设行动纲领。绿色,成为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。
美丽潇湘,绿意正浓。“绿色湖南”,不仅仅是个漂亮的口号,它就是现实和未来。